元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推文51biqut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下的几日里,宋煜都不曾回府,锦绣倒是无所谓,菊青却急得不行,几次去杨管事那里问王爷的行踪,都以“奴才哪里敢管王爷的去向啊,王爷平日里也不在府邸”这类的话推诿过去。
菊青气的咬牙切齿,暗地里不知奚落了锦绣多少次:“看看,就是你的忍让让下头的人多么张狂,一个小小的管事都敢爬到头上作威作福,你这福晋就不觉得窝囊!”
锦绣多半一笑置之,一面让梅儿取了黄历来,青葱的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纸页,手指最终落到四月十六那处。
上头清清楚楚写着宜祭祀、祈福、上梁、纳娶,是个难得的黄道吉日。
菊青看着恨铁不成钢,眼睛如刀子般从锦绣身上剐过,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看黄历!闲得慌!
梅儿瞪着大眼睛很是不解:“看黄历做什么,福晋要选了好日子办家宴吗?”
正巧汤嬷嬷端了瓜果进来,锦绣便将黄历合上,就听见汤嬷嬷慈和道:“庄子上新送来的,福晋尝尝。”
锦绣用了一小块甜瓜,汤嬷嬷见合她胃口,便又递了一块过去。锦绣接过不急着吃,问汤嬷嬷:“太后素来喜欢礼佛吗?”
不知锦绣为何突然提起太后,汤嬷嬷还是照实说了:“太后她老人家常年礼佛,在白马寺和林云寺都供了长明灯的。每月的初一、十五茹素,还要亲自抄了佛经送去白马寺。”
锦绣暗暗听着,汤嬷嬷却倏忽笑了起来:“太后说了,这都是老人家打发时间的消遣罢了,现在的年轻人可不时兴这些个。皇后娘娘就最烦这些个烧香礼佛,总说乌烟瘴气的看着膈得慌。去年还让皇上减了白马寺的供奉补贴,放了好一大拨僧侣下山还俗。”
汤嬷嬷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无比柔和,就好似闲来无事的家长里短。锦绣却半点不敢搭腔。
正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她才不要去蹚这浑水。
见锦绣不说话,汤嬷嬷也不好再继续说下去。
第二天,锦绣便让梅儿寻了针线和帛锦来。
看着锦绣在绣架上细细描绘,梅儿很是不解:“福晋怎么想着绣花了?若是需要什么让绣房的丫鬟婆子做便是,何必自己动手。”
一面说着一面又嘀咕起来:不是做寻常的花样子练手吗?为何还要拿了御赐的蜀南帛锦做底子,寻常的三江缎子也很名贵了啊。
锦绣大半时间都将自己关在房里,就这样一直到四月初一,帝京城忽然被一道流言炸开了锅。
说是宋煜在赌场输了五万两银子,身上没钱,竟是回王府偷了圣上赏给王福晋的陪嫁,当了几万两补了缺。
锦绣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手中绣活儿做了大半,她一边闲闲理着线,一边懒懒地问梅儿:“你这消息从哪儿得知的?”
梅儿小脸绷得紧紧的,生怕锦绣不信她似的,急着解释:“下面的丫鬟婆子都在议论,帝京城都传遍了!菊青姐和我一起听见的,菊青姐,你说说,是吧?”
菊青拉着张脸,神色幽暗,不知在想什么。
锦绣看着她,缓缓说道:“你们明儿个出府打听打听,看看王爷到底当了什么东西。”说着一顿,压低声音道:“换身衣服从角门出去,别让人看出端倪了。”
可不,王府的人还出来打听自家事,说出去挺丢人的。
菊青老大不情愿,第二天还是被梅儿拉着走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国医》《买活》【手打小说网】《阿满逃婚记事》《这个武神太极端了》《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神话:灵性支配者》《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