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推文】地址:51biqutui.com
秋意渐浓,阴雨天也多起来,隔三差五就要下雨。
板栗收收晒晒,竟在家放了五六日,外头的刺壳才裂开口子。
几人花了点时间,把板栗从刺壳里剥出来。
第二天一早就带去县城。
不出所料,今年的板栗价钱也一般,两文钱一斤。好在有好几家糕点铺子的管事儿,就守在西市口收板栗。挑挑拣拣过后,倒是没费多大功夫就卖掉大半,剩下的搭着送着也摆摊卖完。
四十七斤板栗,最后卖得八十八文,是笔不小的进账。可惜一年就这一茬,过了便没了。
铜板还没在怀里揣热,转头又花出去。
一晃要过冬,棉被家里还能腾出旧的将就用着,方竹和方桃御寒的棉衣、棉裤却是没有的。
得买些棉花,早些开始准备,省得等天冷了再来买成衣,一件就得大几百,可不值当。
只是这棉花也不便宜,他们选了那品质差些,带着黄的次等棉花,就要四十八文一斤。但这是免不了的,若冻病了,花得更多。
陈秀兰做主,直接称了七斤棉花。
方竹做一件棉衣估计用一斤棉,裤子少点儿,五六两就成;方桃个头更矮,上下加起来,用个一斤就差不多。
七斤棉花给她们各做两身厚点儿的棉衣棉裤还有余,能一人再做两双鞋子。
至于她和郑青云,去岁做的还八成新,能多穿两年,费不着花那钱。
光买棉花就花去三百三十六文,陈秀兰却是一点儿没心疼。
自家儿子如今身体康健,儿媳妇贤惠又能干,两人感情也眼见着越来越好,一家人和和乐乐,再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儿。
况且这么多年也攒下些积蓄,虽给郑青云花去不少,但她前些日子数了数,也还剩下七八两。算不得多,不过郑青云已经成亲,家里暂且没什么要花大钱的地方,赚着用着,就不必在吃穿上过于苛刻。
吃饱穿暖,身上有劲儿,才能更好地做活、挣钱。陈秀兰深谙其中的道理。
从县里回来还早。
地里的火粪堆已闷烧半月有余,能够用来种小麦了。
趁着天好,一家人赶紧忙着把麦子刨进土里。家里地不多,往年都只种六七分地的麦子。
今年多垦出一亩五分的荒地,虽豆子撒得晚,还收不成,但等来年开春就能空出来种苞米、番薯。
于是这回就多泡了些麦种,种了有一亩地左右。
老天爷比较给面子,一直等麦种埋进地里,又晒了一日,才再次落雨。
这时节的雨不像夏日那般来得猛而急,细细密密似银针,织在一起又像蒙着层薄纱,带着些微凉气。
一下雨,就没法去外面做活,正好闲下来做冬衣。
外面吹着风,雨丝都飘到走廊上,方竹索性关了门回屋。
郑青云也跟着进来。
方竹坐在窗边就着光亮裁布缝衣,郑青云就在一旁捋稻草。
他从水田里背了一大捆稻草回来,部分用来垫鸡窝,剩下的这些是要拿来扎扫帚的。
扫院子用竹扫把就行,屋里还是这种软些的好用。乡下汉子大多都会这个,郑青云也是跟那老猎户学的,虽手艺不算好,但自家用没问题。
拿去大集上,便宜些也有人买账。
只是这人做活也不老实,捆两束稻草又抬头盯着方竹,直把她看得浑身不自在。
方竹嗔怒道:“你总盯着我干什么?我脸上有花儿不成?”
谁知男人还真点头了。
气得方竹抓起一块布头往他脸上扔,那布头轻飘飘的,打在身上一点感觉都没有。
郑青云笑笑,试图转移话题:“屋里暗,别总做针线活儿,仔细眼睛。难得有空,不若回床歇歇。”
方竹突然红了脸:“现在是白天!”
郑青云忍俊不禁,赶紧举起手证明自己的清白:“我可没乱想。”
方竹看着他认真的模样,耳垂红得似那石榴籽一般,不高兴地嘟囔着:“还不是都怪你。”
这人自打尝过那事的滋味后,就总喜欢缠着她弄,一说回床歇息准在打坏主意。
郑青云连连点头应是,又哄着她再三保证自个儿不会乱来。
雨天本就容易困倦,方竹又缝了许久的衣裳,这会儿确实眼睛酸涩不已,终还是回床躺下。
正要睡着,迷迷糊糊间又落入一热烘烘的怀抱。
“你……”
“我也困了,就抱着你睡会儿。”
方竹见他挺安分,没再多说,寻个舒服的姿势慢慢睡去。
屋外雨声依旧,房里很快安静下来。
细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才放晴。
雨后,又是地皮菜繁盛的时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探虚陵现代篇》《山海提灯》《炼道升仙》《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我有一个修仙世界》《噩梦使徒》《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小白书】
《古代种田养家日常》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推文51biqutui.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