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推文51biqutui.com
1.
初三,商场开门了。
出门逛街的人很多。
其中就有我跟我爸。
拐进人挤人买东西好像不要钱似的超市,搁生鲜区买了点儿菜后,我爸说再来点零食吧。
推车转悠到楼下,他这边一劲儿往筐里放,我那边一劲儿从里往外捡。
一来二去,车里东西不增不减。
最后,我俩拎着菜结账回家了,一共花了9块钱。
“跟你逛超市,啥都买不成。”
“这啥?”
我提溜着塑料袋晃给他看。
“出来一趟就买仨胡萝卜像话吗?”
“哎呀,家里的菜还没吃完呢。”
“下次不带你,我得自己来。”
明明家里还有菜,不过人总是要惦记点别的东西。
拥有的更多,心里才踏实吧。
我也一样。
平时下班回家,不仅要弄一份饭,还要买一堆别的吃的堆在眼前。
不只为了吃,更是为了看,特有满足感。
就是要占有超过自身需要的食物,营造出有很多种选择的情景,才不会轻易感到人需要谋生的可悲。
还有一点,对物质超过所需的渴望,可能是由于内心的空虚。
独自面对一样东西的画面,并不是一个层次丰富完整的场景。
所以要用更多的东西来填补,企图填满本质上过于空旷的心境。
平时一家人在一块,只吃一点儿就觉得饱,倒不一定是家里做的饭多有营养。
而是家人团聚的画面太满,看在眼里,已经满足多半。
尤其在体弱欠安时,有没有人送上一顿好饭,会直接影响我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
中国人看重吃,对吃的要求更高。
因为我们在其他方面得到的幸福感可能略低。
吃能最直接地获得满足。
不像艺术创作或者专业技能,需要到达一定的水准和悟性才能进入心流状态,获得超越时空的快感。
吃,非常简单,不用教,人人会。
而且大部分好吃的东西,谁吃都好吃。
共性强,可交流的话题也多。
跟别人聊我对宇宙的猜想也许没人会理我,但我要稍微提一句吃,谁都能搭上几句。
这就是吃的魅力。
还记得小学时,别人的理想都是当科学家、书法家、宇航员……
我说我的理想就是当猪八戒。
吃饱了睡,睡醒了吃。
那时候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嘲笑这句话。
那是他们没好好想,其实那是很高的理想。
因为非常非常难实现。
要么得心态好,有一技之长,要么得有经济实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