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大雪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推文51biqut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昏黄厚重的背景色中,一个身穿铠甲、腰佩长刀的男人从暗处慢慢走到光亮中,沉厚古朴的解说女声缓缓响起:“每一个值得被盘点的武将,他们的一生,总是在兵荒马乱中,仓促上演。周芽,名如蒲草,身比高山,黎朝三分之一的疆土是由他打下来的,他与赵念恩并称帝国双璧。黎太/祖定鼎天下后盘点功臣,他仅次于陈赢,位列开国第二大功臣,名列云霄阁。”
这是一档介绍黎朝历史的科普类短片,当代人对历史,尤其是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充满兴趣。短片用电影手法,再现了那个恢弘的时代。
片头隐去,正片镜头却是从一棵树开始的。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有一个发虚皆白的老人坐在树下椅子上。通常情况下,树荫、老人、温和日光,应该配一把摇椅,把颐养天年表现得淋漓精致。可是,在这棵树下,放着的是一把交椅,老人黝黑的脸上爬满了老人斑,可他的脊背仍然挺拔,他端坐在椅子上,静静擦拭自己的佩刀。
一个穿着文官服饰的中年人跪坐在他身旁,手里拿着细管毛笔,面前矮桌上铺好纸张、压好镇纸,随时准备记录。
“卫国公,是陛下令臣来为您立传的。太/祖、世祖都命人给您做传,可您什么都不说,史官也只能根据旁人的说法著书。这次是您答应了亲自讲述,陛下欣喜,才令臣前来的。”这是一位史官,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史官,也曾将卫国公周芽的事迹书于笔下。
“我要死了。”光亮如新、能照出人影的佩刀回鞘,卫国公语出惊人。这仿佛在解释为什么这次,他要接受史官的询问。
史官正襟危坐,意识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用目光示意自己准备好了,请卫国公开口。
然后是一片静默,史官跪坐得腿麻,不舒服地挪了挪腿,想起卫国公生性沉默寡言,早年还有人传说他为人痴傻,恐怕不知如何开口。史官试探着道:“臣来问,您来答,可好?”
老人点头,白色的碎发在日光中像老虎的胡须。
父祖三代都做史官,祖父、父亲都没从这位蚌壳嘴里问出辛密,自己恰逢其会,必须大展身手!
史官高声问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对,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史官最感兴趣的就是长寿秘诀!
卫国公可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人物,都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一个武将活到如今八十五岁了,与他同期的文臣都死光了,矮他一辈的朝臣都驾鹤西去了,他还活着,头脑清楚、身体健康的活着,离谱不?要说没有养生秘笈,史官是不信的。
“不知道,就是不死。”周芽的回答平静而诚恳。
没有秘籍,不养生,就是活着,阎王不收,有什么办法?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史官的无语和气闷,史官收敛心神,终于步入正题:“太/祖起于微末、匡扶天下,一生识人善任,只遭受过两次背叛,第一次是你的兄长周荣。当时太/祖几乎丧命,为什么你还能取得太/祖的信任?君臣之间,当真没有嫌隙吗?”
史官的提问是正常人的思维,任谁处在当年君臣的立场,都会忍不住心里嘀咕。
卫国公周芽依旧平静:“大哥没杀我,我就不反。”
史官追问:“要是太/祖猜忌您呢?您就不担心吗?”
“他杀,我反;没杀,不反。不担心。”卫国公说得很认真。如果君主杀我,我不会引颈就戮;君主没有杀我,我就不会反叛。完全不去思考其中弯弯绕绕,丝毫不为此担心忧惧,无端内耗。
镜头从老年卫国公平静的双眸中慢慢虚焦,镜头变成了一座府邸马棚。
只穿着兜裆布的两个幼童在马厩中干活,字幕标注了他们的名字:幼年周荣、幼年周芽。
周荣和周芽沉默干活,被管事辱骂、责打,幼年李胜金用金银贿赂管事,给周荣周芽递上一套粗布衣裳,带他们在一个空旷废弃的院子里读书习字,用树枝在沙地上书写。
镜头一转,少年周荣穿着戎装追杀少年李胜金,李胜金死里逃生,立即攻打江夏,先锋大将就是周芽。
镜头俯拍,雄伟的江夏城坚如磐石,周芽穿着盔甲身先士卒,周围是箭矢、炮火,城头有滚木和巨石砸下,周芽面容稚嫩,神色却刚毅坚强,他身后慢慢有士兵倒下,自己身上也多出许多伤口。
镜头旋转,在他身后,穿着白衣的督战官肃穆极了,字幕指明他的身份:少年韩书楼。弓箭手、刀斧手准备就绪,一旦先锋军有投降、叛逃的迹象,立刻杀无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新棉花糖小说网】《灾变卡皇》《我在古代搞文娱》《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搞笑小说网】《我在现代留过学》《成为雍正妹妹之后》《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大红书】